最近新聞
建業學堂2019畢業典禮在建業小哈佛雙語學校三樓報告廳舉行。建業集團董事長、建業學堂校長胡葆森。集團副總裁王瑛為畢業...
2019河南企業100強發布建業集團實力入榜11月21日。2019河南企業百強評選以2018年企業營業收入為標準。會...
登封市人民政府與建業集團旗下筑友智造在鄭州舉行登封綠色建筑科技園項目簽約儀式。筑友智造將在登封打造裝配式綠色產業基地...
來自3195公里之外的喜報—中原建業布局全國,新疆建業·天麓上院開盤清盤
2019/11/11中原建業自獨立運營以來的首個省外項目——新疆建業?天麓上院盛大開盤。建業·天麓上院作為建業進駐新疆的第一個項目。中原...
“嘗一嘗,滿口香嘞。”走進河南鄢陵綠色基地建業大食堂,撲面而來的是濃郁香氣和悠長鄉音。入口醒目處的這個檔位,師傅只用兩根筷子,便將軟白的面團截為均勻條片放入油鍋,但見這些條片個個神奇地在中端開口,師傅眼疾手快,將一只鮮蛋磕開灌入口中,滾油中翻身即撈起,一根黃燦燦的雞蛋油條就端上餐桌。
“奶奶說她嘗一口,就想起當年鼓樓大街的情景。”帶著老人品嘗的陳先生說。發源于開封蘭考小宋鄉的雞蛋油條,由于味道鮮美,經濟實惠,在古都開封的鼓樓大街占據一席之地。近年來這一小吃瀕臨失傳,僅存的師傅——蘭考北村一組齊同寶老人也已經73歲。建業集團啟動的“舌尖上的河南”項目,讓人們找回了味道和記憶。
三年前組成的建業大食堂餐飲團隊,對全省十八地市68縣300余名特色小吃技藝傳承人進行拜訪調查,最終遴選首批18家商戶,33種特色小吃,在第一家“建業大食堂”落戶,開業不久就吃客盈門。
建業大食堂在市場培育期不收取商戶任何費用,試運營期和正常運營期采取彈性比例運營模式。針對一些具有傳承保護意義的老工藝獨特名吃,無法正常生存的,公司給予貼補支持正常經營。
與此同時,建業集團與許昌職業技術學院、長垣烹飪學校達成合作意向,開設傳統飲食定向培訓班,建業大食堂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教育實訓基地,并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
“在文化傳承方面,建業集團做了我們沒有做到的事。”河南省政協教科文衛體主任楊麗萍說。
興旺的是美味,傳承的是絕技,留住的是鄉愁。
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雞蛋油條,其傳承人齊同寶8歲開始學藝,和老伴兒一直在集市賣油條,月收入2000元,勉強維持生計,后人也不再操持此業。2015年9月,齊同寶入駐建業大食堂,目前年收入15萬元,生活條件徹底改善,在外打工的兒孫輩也回來做幫手、學技藝,幾代人的夢想成了現實。
濮陽壯饃制作者卞銀選已經62歲,以前只能自己趕集售賣濮陽壯饃,眼看傳承5代人的手藝面臨失傳。進入建業大食堂后,產品每天供不應求,孩子們都參與進來,并在各地開了6家店面。
“大食堂的連帶效應我們始料未及。”建業綠色基地負責人介紹,經營紅薯干稀飯的張超,為了保障食材純正,在老家流轉土地50畝,承包種植紅薯,手工制作面粉、薯干,帶動了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本報記者劉先琴本報通訊員楊思炯)